- 積分
- 395
- 貢獻
-
- 威望
-
- 精華
- 閱讀權限
- 10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收聽
- 性別
- 保密
- 好友
- 聽眾
|
都說“耳機是現(xiàn)代年輕人的輸氧管”。但對聽力來說,耳機無疑是一種“慢性毒藥”,會導致聽力漸進性受損。正所謂“聽力損傷的時候,沒有一只耳機是無辜的”。
小心患神經性耳聾
15歲的小佳(化名)是一名初二學生,平時喜歡用耳機聽歌、追劇。在節(jié)假日期間,更是天天都戴著耳機。當她的右耳突然出現(xiàn)耳鳴且耳鳴聲音越來越大,導致她聽外界的聲音也逐漸變得模糊時,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。經檢查,診斷為右耳感音神經性耳聾,罪魁禍首就是耳機。
“如果長期佩戴耳機,且習慣是高音量模式的,那就很容易導致聽力漸進性受損”,溫州市人民醫(yī)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張瑜介紹,平時在門診中,他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病例:年輕人長期佩戴耳機聽音樂追劇,尤其是在高音量下,導致聽力下降;有一些成年人長期在噪音環(huán)境下工作,也會導致聽力下降,引起耳鳴、耳悶。
小小耳機為何會對聽力有這么大的“殺傷力”?“聽力損傷的時候,沒有一只耳機是無辜的”,張瑜介紹,在醫(yī)學上,對于噪音性耳聾的嚴格診斷標準是“大于85分貝,每天工作8小時連續(xù)3年以上”。如果人耳長時間處于80分貝的環(huán)境中8個小時以上,就會對聽力造成損傷。而音樂愛好者為了追求音質,會經常戴著耳機聽音樂,聲音靠近耳朵時,如果每次音量超過60分貝,聆聽時間超過60分鐘,也會對聽力造成影響。
此外,如果響度太大,造成噪音性耳聾的時間也會更短。而每天處于80分貝的環(huán)境和83分貝的環(huán)境下,導致耳聾的時間就不一樣。因此,長時間戴耳機以及高音量會對耳蝸和聽神經有一定的損害,每一次的損傷雖然很微小,但日積月累也會導致器質性改變。
每天應定時戴耳機
那市面上的降噪耳機會不會對聽力“友好”一點?記者了解到,2021年7月份,國家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專門針對“主動降噪耳機”進行了風險監(jiān)測。監(jiān)測結果顯示,風險監(jiān)測中五成的降噪耳機降噪量不足,可能會使消費者在嘈雜環(huán)境中調高音量,而噪聲聲壓級過高,可能存在一定的聽力損傷風險。這也意味著,由于缺乏相關降噪耳機的行業(yè)標準,有不少標稱降噪卻無法實現(xiàn)的“偽降噪”耳機,名為“降噪”,實則更加損傷聽力。
“長期佩戴耳機,一般以高頻聽力損失為主”,張瑜根據(jù)聽力檢測發(fā)現(xiàn),聽力下降初期主要表現(xiàn)為4K赫茲出現(xiàn)聽力切跡,慢慢地聽力損失加重,并且擴展到其他音頻損傷,最后導致全頻聽力下降。
張瑜告訴記者,他也很喜歡聽音樂,但他會把音樂的播放時間定時到45分鐘左右。因為大家往往在很享受聽音樂的感覺的同時,可能聽著聽著就忘了時間。因此,他建議喜歡聽音樂的年輕人,平時佩戴耳機應定時,連續(xù)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;耳機的音量控制在50~60分貝。一旦出現(xiàn)疼痛、耳鳴、聽力下降等要及時來醫(yī)院就診,進行相關耳鏡檢查和聽力檢查。
20221023110127front2_0_210071_FjjBMvL51xAMHxsfqyEZronHEdS-.jpg (75.4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10-23 11:01 上傳
20221023110151front2_0_210071_FmbkGbah0vKuL-fGh-8r9oTtA9oa.jpg (141.7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2-10-23 11:01 上傳
來自: Android客戶端 |
|